三相电源中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为相电流,用IAIBICA表示。对于星型接法的电动机,相电流等于线电流,对于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线电流等于根号3相电流在星形联接的负载中,流过端线的线电流等于流过负载的相电流,流过中线的中线电流等于各相电流的矢量和。在三角形联接的负载中,相电压等于线电压(各相负载两端的电压仍称为相电压)。一般总是三相负载对称的才接成三角形接法,此时三个线电流对称,三个相电流也对称,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根号3”倍。
废旧电缆利用方法
1.手工剥皮法:该法采用人工进行剥皮,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工人的操作环境较差;
2.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使废线缆的塑料皮燃烧,然后其中的铜,但产生的烟气污染极为严重,同时 ,在焚烧过程中铜线的表面严重氧化,降低了金属率,该法已经被各国严格禁止;
3.机械剥皮法:采用线缆剥皮机进行,该法仍需要人工操作,属半机械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只适用粗径线缆;
4.化学法:化学法废线缆技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些 曾进行研究,我国在“八五”期间也进行过研究。该法有一个的缺点是产生的废液无法,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故很少采用;
5.冷冻法:该法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采用液氮制冷剂,使废线缆在极低的温度下变脆,然后经过破碎和震动,使塑料皮与铜线段分离,我国在“八五”期间也曾经立项研究,但此法的缺点是成本高,难以进行工业化的生产
四川乐山特种电缆箱变快速响应
打结,结环等问题。表现:电缆绝缘层可承受90℃的额定温度,但护套没有额定温度。护套是为了形成的机械强度,这是其基本功能。如导线在90℃的自由空气中工作,且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则电缆使用寿命可达到预期。废铜以后如何进行分类废铜分类种:包括、无涂层、无合金的纯铜线,表面无氧化,不含毛丝,铜线直径不小于1.6mm。第二种包括洁净、无色泽、无涂层、无锡、无合金的纯铜线和铜电缆线,不含毛丝和烧过的易碎的铜线。第三种无合金的废铜线,含有杂料,含铜量为96%(含量94%)。不得含有过分铅化和锡化的铜线、焊接过的铜线、黄铜和青铜线、过多的油、废钢铁和非金属、脆的过烧线、绝缘性铜线和过多的细丝线。
串联接线这种接线应用 广,也 ,因为布线方便。但是问题来了,接线的时候是把两线破皮后插入接线柱再拧紧螺丝还是把两线铰接在一起插入接线柱再拧紧螺丝?看起来都接上了,但是效果却差别很大。1,如果电工师傅按前者的方式接线,没有把导线铰接在一起。一个插座坏掉了。接线柱位置有可能烧坏,两根导线分离,后面串的插座全部断电。2,铰接到一起的,涮锡后插入,这样即使接线柱烧坏,两根导线还是连在一起,不影响后面的插座。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电机旋转速度单位:r/min每分钟旋转 in]结论: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感应式交流电机(以后简称为电机)的旋转速度近似地确决于电机的极数和频率。由电机的工作原理决定电机的极数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该极数值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极数为2,4,6),所以一般不适和通过改变该值来调整电机的速度。我们维修电工平时用的小型变压器,如照明、行灯、控制变压器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关于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不知大家是否总结过?今天本人引用理论知识,略作小结予以分亨,不足之处,还望广大同行批评指正。前些日子,我们电工班突然接到锅炉房值班电话,燃气锅炉突然停炉,电器控制箱冒烟。我们火速前去,现场切断前 配电箱电源。打墙挂式控制箱,水位计36伏照明变压器还在冒烟,控制部分小型断路器已经跳。由于是新燃气锅炉刚运行一个多月,以前检查变压器时发热不严重,未引起重视。全温度范围内温度特性平坦,典型值为50ppm/℃,输入电压为37V工作电流150mA内基准电压为2.495V(25°C)特性解读:TL431之所叫精密基准源,是因为它的电压误差精度非常小只有0.4%,同时它的温漂也非常低,只有50ppm。结合这两点,它的稳定度就非常高,因此对于我们需要作精密采样基准就非常有帮助。版权所有。但也要注意它的使用极限,对于阳极阴极反向电压Vka不能超过37V,否则将会击穿431;另外流过TL431的电流不能超过100mA,否则同样烧坏431。看图要点电路组成电子电路图都是由各种元器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组成的,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要看懂一个电气设备的电子电路图,首先要了解图中使用了哪些电子元器件,这些元器件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电路图中用得 多的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因此要了解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以及工作在放大区、截止区和饱和区的条件,集成电路芯片的引脚及功能等。还应了解一些敏感器件(如热敏器件、湿敏器件、气敏器件、光敏二极管)的功能、特性。